地 址:吉林长春双阳区土城根697号 电 话:083-68271189 网址:px.syreetasminiatures.com 邮 箱:107911310@697.com
一般來說,一張正規的模特卡,應該有頭像、半身、全身、正麵、側麵、泳裝、休閑裝、創意裝等不同方麵、不同風格的3-10張照片。
攝影師跟著模特兒的時後,可以下指令請她不時地回頭看鏡頭,或者請她自然地轉身,壓低身子同時撥弄頭發,比較容易的捕捉到活潑動感的畫麵。▲MD:黃琳
模特兒在轉圈時,頭發隨之飄逸,若穿著裙擺的衣服,亦可呈現傘狀的畫麵,拍攝時可請模特兒像個小女孩自然地轉圈圈遊戲,旋轉時手盡量不要往上擺,否則有可能會擋到臉部的畫麵。旋轉時,也需看模特兒的運動細胞,有的模特兒適合簡單的180 定點轉身,而有得模特兒適合不斷的跳動旋轉,視其特性,引導她旋轉,盡量避免過於強硬的指令,有時候並不會有好的效果。▲MD:薇安
風,是動感的精靈,但此類畫麵的捕捉也最為不易,因為風的強度與方向,甚至是風起風停的時間都難以掌控,攝影師可以嚐試先讓模特兒在順風的位置,微微往前跨步,捕捉發絲飛揚的畫麵;亦可請模特兒正麵對著鏡頭,抬起頭後,慢慢地放下頭發,讓發絲隨風飄逸,蓋住臉部局部的畫麵,也是輕寫真常用的手法之一。▲MD:薇安
當模特兒很努力的在「動」時,攝影師也不要太懶,試著讓自己動起來拍,以攝影師的觀點來說,也分為二種動法,一種跟著模特兒動,當模特兒一直往前跑,如果攝影師還是站在原地,焦段是有極限的,一定跟不到好畫麵,所以建議攝影師追著模特兒拍(當然這時候,要注意相機光圈、快門的數值設定)。
另一種方式,模特兒可能經驗不足且運動神經較為普通,隻能在定點位置讓攝影師拍,則攝影師可以嚐試變換鏡頭角度及遠近,引導模特兒,用不同的角度,捕捉不同的鏡位。如何用人工智能和傳統工具創建模型動畫有了概念如何來實現這一切呢?數字模特首先得有角色。
角色的製作過程還是傳統那一套,比如用ZBrush雕刻然後在Maya、Redshift和Photoshop(以及紋理XYZ貼圖、Zwrap和xNormal的一些輔助)進行紋理、外觀開發、綁定、動畫製作和渲染,製作出基礎角色模型。接下來是傳統技術流程與新技術融合的過程,那就是與人工智能相結合。
說到這裏很多人納悶,那數字模特,就是個角色而已,基礎建模完事不就完成了麽?還需要AI做什麽工作呢?不不,因為還需要動畫和不同麵部,膚色等等,如果這些工作再用傳統工作就太費時了,所以就需要借助AI來實現。他們首先使用公司的深度學習網絡中設置了模特的麵部特征,這樣就能在演員表演的基礎上生成臉部的重建。